儒道

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什么?

这是一个穿越千年的问题,也是全球文化多样性中的璀璨明珠。经过深度分析与多维解读,答案逐渐清晰:它是“融合创新、和谐共生、传承创新”的文化基因。这三大核心特质,像一条不息的丝线,贯穿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,彰显其独特魅力和无限生命力。

中国文化 国学经典 汉唐盛世 儒道 宋明 2025-10-17 13:44  3

中国人为何将最好的酒称作“美酒”?

谈论“美酒”,首先要厘清它与“好酒”的本质区别。在大众认知中,“好酒”是有明确标准的客观存在,纯粮酿造、香气口感、风味协调、入口顺滑、饮后舒适……这些标准如同标尺,衡量着一款酒的“合格线”,却难以触及中国人对酒的更高期待。

道家 美酒 儒家 甲骨文 儒道 2025-09-30 11:16  3

讲台承儒道,粉笔写初心读张勤教授教《躬耕教坛、强国有我》有感

晨光熹微时,张勤教授已在办公室伏案圈画:将学生作业里集中的疑惑标上红圈,在空白处草拟讲解的案例;暮色四合后,教室的灯光下仍有他俯身的身影——面对因微积分公式蹙眉的学生,他取来草稿纸,一边画坐标系一边类比“就像你走路要辨方向,公式里的变量就是脚下的路”,直到学生

强国 粉笔 儒道 张勤 躬耕教坛 2025-09-15 13:21  5

墨韵承儒道,文心育英才——记书法名家、作家陈生益的艺路春秋

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”,孔夫子这句箴言,道尽中国传统文人对艺术与修养的追求。在当代书坛与文坛,陕西乾县籍艺术家陈生益便是这句名言的践行者。他以“为善”为字,以“若水堂”“逸默斋”为斋名,将儒家向善之旨与道家上善若水之韵融于血脉;他临池数十载,笔墨间

文心 育英 书法 儒道 陈生 2025-09-11 18:56  5

《儒林外史》里的儒道互补

三十年代初鲁迅抱怨“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”,《儒林外史》的伟大不被人“懂”。鲁迅何所指?有说是指“洋博士”胡适,有说“指西洋‘文学概论’训练出来的眼光”,众说纷纭。以我看主要该指“新潮”人物传统文化根底浅,读不懂饱孕文化深蕴的《儒林外史》,品味不出它独特的讽刺意

儒道 儒林外史 吴敬梓 杜少卿 庄绍光 2025-09-09 21:21  3